中国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
(国家科委 中共中央宣传部 新闻出版署 1992年4月2日发布)
一、政治要求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2.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 3.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 4.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编辑道德,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在注重社会效益(包括潜在效益)的前提下,不断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容要求 1.综合(指导)类期刊 选题面向经济建设,提出的观点针对性强。在当前与长远 、应用与储 方面对科研、管理、生产和社会进步有指导作用。 2.学术类期刊 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探索性,立论科学、论据充分、预见准确,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技术类期刊 在材料、设备、工艺、操作方面的发明、发现、分析、探讨、技术改造、设想等技术内容上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4.科普类期刊 内容科学健康,思想性强,知识面广,内涵深蕴,且通俗易懂,体裁新颖。 5.检索类期刊(另发) 三、编辑加工要求 1.能从作品中把具有潜在价值和超前价值的学术、技术信息用读者最易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每期的内容必须按报道计划进行统一选题,并逐期兑现。 2.在学术上、技术上应保证准确无误,并避免公式、反应式、数据等反面的错误。稿件发排前应做到“齐、清、定”。 3.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文献标准。法定计量规定和有关文种、文法、语法以及出版印刷通则规定。 4.超过3千字的文章应作文摘,并标明主题词。年终一期应附年度题录索引。 5.每篇文章后应标明稿件收到日期或稿件修订后收到的日期。力求缩短出版周期。 6.文风端正,字句通顺、准确简练,名词术语统一。科普类期刊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四、出版工作要求 1.版面要规范化,标准化,符合国家已有标准要求。版式设计合理,疏密得当,图、文、表协调,体例匀称,装饰适度,转接页少,版面整体和谐、醒目。 2.封面美观、庄重、富有特色,感染力强。构思新颖、简洁,主题突出。 3.印刷字体清晰,墨迹浓淡适宜、不浸不透,图幅清洁,线条规范。无倒转,照片层次分明,反差适度。 4.装帧整齐、坚固、美观,无夹、缺、损、折、联、倒、白页等。
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科技期刊指导(综合)类评估标准
1 政治标准 参评期刊如发现内容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问题,取消其评比资格。 1.1 办刊方针 报道内容应充分体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优:能全面贯彻落实上述方针。 中:基本上落实上述方针,但内容、实用价值一般。 差:偏离上述方针。如擅自扩大刊登范围,改变读者对象,刊登低级情趣、迷信、伪科学等内容。
1.2 政策法令 报道内容应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和条例。 优:能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和条例,有个别问题,但不致造成不良影响。 中:基本上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令和条例,有个别问题可,但不致造成不良影响。 差:有一般性问题,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1.3 科技道德 在编辑与出版工作中,应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科技工作道德,在学术问题上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优:没有发现违背社会主义科技工作道德问题,并能诱发争鸣,造成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尊重他人劳动的良好风尚。 中:没有发现违背社会主义科技道德问题,但争鸣现象、学术气氛和尊重他人劳动的风尚均表现一般。 差:发现有违背社会主义科技工作道德问题,如刊登有剽窃行为的稿件或一稿多投的稿件等,无争鸣现象,学术气氛差。
1.4 两种效益 在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争取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指所载内容在国家各级部门或本系统的决策、规划、计划中发挥作用;使某项生产建设或科学研究获得重大发展;在国际间经贸、科技活动中为国家争得重大经济利益或赢得荣誉;为巩固国防、节约能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生产效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成绩;期刊或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国家政府部门奖励;根据期刊所载内容,经过研究应用,增加了产品品种、产量,研制了新的设备、机具、材料,降低了成本,改进了工艺和管理等。 优:能举出3件以上成绩突出的实例,其余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 良:能举出2件以上成绩突出的实例,其余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 中:能举出1件以上成绩突出的实例或虽没有突出实例,但其余各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 差:没有证明材料或材料不足以证明。 2 技术标准 2.1 科学性 论文立论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立题要根据社会需要。做到论据充分,材料丰富,数据齐全可靠,分析透彻,观点明确,层次分明,论证有力,推理有逻辑性,结论正确,有系统性和普遍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实际有切实可行的建议。 优: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30%以上。 良: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20%~30%。 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10%~20%。 差: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10%以下。
2.2政策性 在立题、论证、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必须做到符合、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 优:政策性强,能很好地宣传、贯彻国家政策。 中:总体上宣传贯彻国家政策较好。 差:个别文章有偏离国家政策超出学术争鸣范围的问题。
2.3 创新性 文章应有新论点、新认识,或提出具有研究意义新问题,切忌材料陈旧,论证肤浅,无新意的文章。 优: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30%以上。 良: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数量的20%~30%。 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占每期发表的主体文章 数量的20%以下。
2.4 导向性 应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源的优势,为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为生产建设、经贸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加速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立项论证,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优:作用发挥好。 良:作用发挥较好。 中:作用发挥一般。 差:没有证明材料。
2.5 及时性 文章所披露的信息除应具有超前意义外,还应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 优:具有超前意义和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文章数量占每期发表主体文章数量70%以上。 良:具有超前意义和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文章数量占每期发表主体文章数量60%~70%。 中:具有超前意义和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文章数量占每期发表主体文章数量50%~60%。 差:具有超前意义和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文章数量占每期发表主体文章数量50%以下。 3 编辑标准 3.1 报道计划 期刊应有为实现其办刊方针和具体任务而制定的报道大纲和年度计划。计划要求内容先进、具体、年有重点,期有中心。 优:完成年度计划90%以上。 良:完成年度计划70%~90%。 中:完成年度计划50%~70%。 差:完成年度计划50%以下。 注:如果年中修改了报道计划,按修改后的报道计划统计。没有 正式报道计划的期刊,该项不能得分。
3.2 编排设计 期刊除文章外,报道项目还应包括:封面、版权(中、英文)、目次(中、英文)、栏目(中、英文)、页眉、摘要(中、英文)、参考文献、年度索引、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等。 优:项目齐全、科学、便于检索。 良:除“作者简介”外,缺1项或项目中内容不全,检索性较差。 中:除“作者简介”外。缺2项。
3.3 信息密度 以每个印张所载结构概念完整的标题数量计算,用“信息量”表示 。 将参评期刊该项目的信息量,按数字大小分为优、良、中三个档次,分别给分。
3.4 报道时差 指被采用稿件自收到之日起,到出版之日止,这段时间,不论刊期如何,一律按全年采用稿件的平均差值计算。 优:报道时差在5个月以内。 良:报道时差在5~7个月。 中:报道时差在7~9个月。 差:报道时差在9个月以上。 注:主题文章末不标注收稿日期或标注不全,该项不能得分。
3.5 文字加工 所载文章应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文理通顺,主题突出,逻辑性强。 优:符合上述要求 良: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中:欠佳。
3.6 标准与规范 在编辑与出版工作中应全面贯彻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汉语语法》、《标点符号用法》、《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在抽检的页码中检查差错处,用差错率表示(差错处数/规定抽检页中字数总和׉)。 优:差错率在3‰。 良:差错率在3‰~4‰。 中:差错率在4‰~5‰。 差:差错率在5‰以上。 4 出版标准 4.1 版式设计 期刊班师应和谐醒目,图表规范,字型考究,富于特色。 优:全面符合上述要求。 良: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中:欠佳。 差:封面不能突出主体。
4.3 印刷与装订 印刷要求字体清晰,线条规范,墨迹浓淡适宜,不浸不透,无压痕,无“重影”,版面清洁,照片强弱适度,层次分明,装订牢固、平整。 优:全面符合上述要求。 良: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中:欠佳。
|